当前位置: 首页>>要闻>>各镇动态

【深化“三抓三促”行动】黑泉镇:党建引“椒”红 乡村添“火”力

来源:高台县黑泉镇 作者:王仲楷 发布时间:2025-09-28 14∶33
字体:【 打印

“你看这辣椒红得发亮,这可是我们村的‘致富果’!”在甘肃省高台县黑泉镇胭脂堡村的辣椒地里,村党支部书记杨开文捧着饱满的“高台红”辣椒,道出了小村庄的蝶变故事。

近年来,黑泉镇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主线,立足资源禀赋,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,聚力构建辣椒全产业链条,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让小小的红辣椒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“致富密码”。

五年前的胭脂堡村,还是组织涣散、纠纷频发的后进村,村民会议参会率不足30%。2019年,镇党委借“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”转化提升之机,重塑村党支部核心,构建“支部引领、党员示范、群众参与”的治理格局。经广泛走访调研、征求意见,最终锚定“发展辣椒产业”的突围方向。为打消村民顾虑,村上流转土地,率先试种。看到试种辣椒产量高、销路好,村民们纷纷加入,辣椒田在村里不断“扩张”。

单村突破不如全域共兴。随着胭脂堡村辣椒产业初见成效,镇党委迅速将成功经验全面推广。通过“支部建在产业链、党员聚在产业链”的发展思路,遵循“地域相邻、产业相近、治理相容”的原则,以黑泉镇为中心,联合产业趋同的相邻2个镇以及部分辣椒生产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,按照“1+8+N”(1个联合党委,8个辣椒产业村党组织,N个辣椒生产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)的组织设置模式,成立“高台红”辣椒产业联合党委,并制定了联席会议、信息共享等4项运行制度;组建政策宣讲、产业互助、科技服务等6支党员先锋队,党建“软实力”真正变成了产业发展“硬支撑”。

产业振兴,人才先行。镇党委聚焦种质资源与人才培育,组织实施“乡村人才超市+科技小院”项目,挂牌成立张掖市优秀人才专家工作室、张掖市农科院辣椒实验站,先后引进省、市、县农业专家18名,建成“高台红”辣椒科技小院、“高台红”乡村学堂、辣椒育苗繁育中心等产学研基地3个,培育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和高素质农民400余名。科技小院引进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287份,开展国内外新品种(系)实验试种47份,挑选出保银829、红星3号、4号等一批适应高台气候特点的辣椒新品种。同时,还开展辣椒套种西瓜高产高效模式,引进示范的辣椒新品种产量较往年增产15%以上,亩产干辣椒450公斤以上,每亩可新增收入1500元以上。以产引才、以才促产“同频共振”的叠加效应持续放大。

为打通辣椒全产业链条,镇党委大力构建“镇级公司+村级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发展模式。形成“统一育苗、统一技术、统一收购”的服务体系,让农户放心种、不愁卖。在胭脂堡村建成的9600㎡智能化育苗基地年育苗350万株以上,为全镇辣椒种植提供优质种苗保障。同时,高标准打造500㎡标准化腌渍车间、辣椒酱小作坊和晾晒交易市场,不断推动辣椒从鲜销向深加工转型。通过开展分级包装、品牌打造,“高台红”辣椒全产业链已初步建成。如今,全镇年加工鲜椒600吨以上,种植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,村级集体经济年均增收70万元以上。

产业兴旺带动乡村蝶变。在辣椒产业的带动下,胭脂堡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升级。通村道路拓宽硬化,防洪河堤和过水桥涵建成使用,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、文化广场配备齐全,曾经的“后进村”变成了环境优美的“示范村”。村“两委”还创新推行“一院一亭”治理模式和“333”工作法,通过“1+N党员联动带四邻”“一院一亭”等举措化解矛盾纠纷,村民会议参会率跃升至90%以上,乡村治理效能显著提升。

至目前,高台县黑泉镇辣椒种植面积达6484亩。下一步,该镇将持续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,叫响叫靓“高台红”辣椒品牌。用小辣椒串起党建和发展的“致富链”,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着“火红”篇章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